【师德先进典型系列报道】 以匠心育桃李 用创新谱华章
——先进教师代表艺术与教育学院专任教师周翠菊:战线的青年先锋
发布人:艺术与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14   浏览次数:10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艺术与教育学院周翠菊始终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四年教学生涯中深耕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厚植教育情怀,先后荣获广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主编特色教材《UI设计与实践》(微课版),指导学生获专业A类竞赛省级奖项十余项,被授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等称号,用青春和汗水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书写了动人篇章。

教学改革的“探路者”:以赛促教打造高效课堂

 “竞赛是检验教学能力的试金石,更是推动教学创新的催化剂。”周翠菊将教学能力竞赛作为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抓手,在备赛广东省教学能力大赛期间,她深入研读高职教育规律,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构,将UI设计、文创产品开发等行业新标准、新技术融入教学环节,创设“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教学情境。通过反复打磨教学设计,她带领学生完成从需求分析到方案落地的全流程实战,使课堂成为连接校园与职场的“桥梁”。这一创新实践不仅让她摘得省级赛事二等奖,更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课堂教学质量显著跃升。

在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她以艺术设计课程特色为切入点,通过“案例解析+情境模拟+成果展示”三维教学法,生动呈现设计思维培养路径,展现了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创新活力。赛后她持续优化教学方法,推动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转变,实现了从“教书匠”到“教学设计师”的角色跨越。

1 周翠菊老师参加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现场

2周翠菊老师参加广东省教学能力大赛授课现场


课程思政的“践行者”:守正创新构建育人体系

 “让设计承载文化基因,让作品传递价值力量。”周翠菊在《文创产品设计》等课程中,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线,系统融入工匠精神、文化自信与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她带领学生深入考察广绣等本土非遗项目,引导学生从传统工艺中提炼设计灵感,在“地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项目中,要求学生既注重美学功能,更突出文化表达与社会价值。

 “通过设计实践,我真正理解了‘守正创新’的意义。”学生小李的感言道出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模式,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了专业教育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升了学生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综合素养

3 学生在文创设计课上汇报设计成果

产教融合的“推动者”:资源建设赋能人才培养

凭借多年企业工作经验,周翠菊主编出版《UI设计与实践》(微课版)教材,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融入大量行业案例、最新技术规范及丰富的微课资源,破解学生学习难点。教材因实用性强、特色鲜明被全国所高职院校采用,成为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特色教材。

她主导建设的数字创意生产实训室,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配备专业设计软件与输出设备,让学生在校内即可完成从创意构思到成品输出的全流程训练。“实训室让我们提前适应了设计师的工作节奏,毕业就能快速上手项目。”毕业生小张的反馈印证了实训体系的育人成效。近年来,她指导的学生团队在赛事中屡获佳绩,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

4 周翠菊老师主持创建的数字创意生产实训室

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爱心浇灌助力梦想启航

作为班主任,周翠菊建立“一生一策”成长档案,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学生小王曾因专业基础薄弱产生厌学情绪,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对一辅导,带领其参与实际项目,最终小王不仅重拾信心,还在省级竞赛中获奖。“周老师像姐姐一样关心我们,既教专业技能,更教做人道理。”学生们的真情流露,道出了她亦师亦友的育人温度。

她坚持“竞赛育人”理念,牺牲休息时间指导学生备赛,从创意构思到作品打磨全程陪伴。近年来,她指导学生先后在艺术设计类权威竞赛中荣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的优异成绩,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5 周翠菊老师带领学生前往职业技能竞赛现场


服务师生的“贴心人”:热心奉献营造和谐氛围

作为学院工会生活福利委员,周翠菊老师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积极为教职工服务。她认真听取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履行工会福利委员职责,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协调落实各项福利政策,有效提升了教职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营造了互帮互爱、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用行动诠释了一名青年党员担当。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我愿做点亮学生梦想的那束光。”周翠菊以青春之名践行育人使命,用创新精神破解教学难题,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她的事迹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以匠心守初心,以实干育新人,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艺术与教育学院 文/周翠菊、荣凤 图/周翠菊 审核:代启兵 终审:李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