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兵场到艺术课堂!艺教学院院长"思政第一课"以"双轮驱动"激活红色基因
发布人:艺术与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04   浏览次数:10


202593日,艺术与教育学院在荔湾校区报告厅启动院长"思政第一课"学院院长张幼晖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为生动教材,带领师生从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中汲取奋进力量,明确提出"以艺术传承红色基因,以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行动纲领。

思政第一课”教学现场

艺术赋能:六大载体让红色历史"活态传承"

张幼晖结合阅兵式中"功勋战旗""抗战乐曲"等震撼元素,强调艺术工作者的特殊使命。提出,要通过绘画、设计、音乐、舞蹈、戏剧、新媒体艺术六大载体,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抗战精神具象化,让英雄故事从教科书走向舞台、画布与数字空间,实现红色基因的"可视化传播"

教育铸魂:四项举措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针对教育使命,学院明确四项落地措施: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将阅兵激情转化为课堂家国情怀培育;推动抗战历史与国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设立"红色主题创作工坊",引导师生以强军故事、和平发展为创作母题;借鉴受阅官兵"精益求精"作风,建立学术艺术"双卓越"培养标准。

现场学子反响热烈,此次思政课通过"历史场景+专业实践+价值引领"个维度,彰显了艺术院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

同学们现场聆听“思政第一课”


(艺术与教育学院 文/陈彩雯 图/余幸紫 初审:刘嘉 复审:代启兵 终审:李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