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共青团建团百年,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建团百年,向党而生。百年团史,与党而行。今时今日,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血液;作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广大青年学子已成为我们时代的风向标。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的寄语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应用外语学院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 百年正青春】之“寻访身边的青年榜样”系列专题采访活动,通过引导广大学生发现身边榜样、学习身边榜样,接过“青年榜样”的接力棒,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性格温和,工作认真,生活积极……这是同学和老师们眼中的潘美瑾。作为班级团支书、学院党群服务中心主要干部,同时也是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身兼数职给潘美瑾带来的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推动着她不断探索前进的脚步。虽然平日里工作繁忙,但她一直保持着对学生工作的高度热情,时刻提醒自己要承担起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潘美瑾坚信,要做时代的弄潮儿,青年应当立足新时代,传递红色信念,书写人生华章。
潘美瑾生活照
潘美瑾,2020级商务英语专业在校生,班级团支书,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广东省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哲学社科类一等奖等一系列省校级奖项;同时被评为校“优秀团干”、学院党群服务中心“优秀干事”。在校两年期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47小时。
永葆先进,不忘青春使命
自递交入党申请书以来,潘美瑾同学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服务同学,始于初心,重在行动,贵在坚持。白驹过隙,不变的是她一贯对工作的坚持与热爱,对入党坚定的决心。
受到父辈和其他家人的熏陶,潘美瑾从小就将入党的种子埋在心中。家中两个伯伯,一位是陆军,一位是空军。伯伯们会跟她讲起过往训练场上的种种趣事,无论是要被太阳晒掉一层皮的作战训练,还是训练时从直升机跳伞下来看到的祖国河山,或是与战士们亦师亦友的珍贵回忆,都给她幼小的心灵带来无比的震撼。伯伯们用最平凡的坚守,诠释着对祖国最深沉的爱。
小时候,她总会在家里看到晾晒的警帽和作战服,那时的她还很懵懂,只清晰记得经常把警帽戴在自己的脑袋上,模仿着电视上军人走路的姿势,然后问父亲:“我学得像不像、走得好不好?”全家人相视一笑,那一幕,她现今仍历历在目。正是那一份纯真与向往,她才觉得自己的入党之路,充满了希望和动力。潘美瑾表示,入党绝非一时冲动之意,而是一种坚定的政治追求,把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她的理想信念。
潘美瑾(右二)在学校招聘会上作为志愿者维持现场秩序
学无止境,求知不曾止步
潘美瑾清楚认识到,对于身兼数职的她而言,日常学习时间非常紧迫,如何兼顾好学习与工作是她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学习上,潘美瑾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即无论是在专业知识还是专业技能上都要力争上游,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学Office办公软件操作,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勤习书法,多次在书法比赛中摘得桂冠,力求做到先锋模范作用。思想上,她按照外语学院第一党支部的学习要求,定期浏览时事新闻,提高政治修养,坚定自己理想信念;生活上,她时刻警醒自己,作为班级团支书,需要积极为同学们解决难题,做到用我本能,尽我所能。同时,她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和课外活动,不断增强自身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深刻感受团队合作的精神与凝聚力。
常有人问她,当党组织交付的任务与学习时间相冲突时,如何把握?潘美瑾坦言,一开始她也十分迷茫,常常不知所措。后来她发现,要完成好党组织交代的工作任务,首先应当把自身本职工作做好,首先要学好文化知识,提高思想文化水平;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好时间,才能使自己不容易陷入被动状态,更好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潘美瑾参加清远佛冈劳动实践活动
潘美瑾参加中华朗诵会现场
疫情当前,冲锋一线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身为学生党员的潘美瑾,时刻做好冲锋一线的准备。暑假期间,街道办要做好进出管控以及核酸安排等相关工作事宜,需要较多人协助。父亲知道情况后问她:“现在居委会需要志愿者,你要不要过去帮忙?”她义不容辞,举手报名,迅速前往支援现场。街坊邻居们路过进出口时都纷纷点赞,当初还咿呀学语的小姑娘,现在都可以独当一面了。回想起那段志愿服务时光,她心中仍是感慨万千:“工作毫无疑问是辛苦的,有时候工作量大到脚底无时无刻不在发麻,但是我依然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热情,并且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因为家人都为我的付出感到无比骄傲。”
在校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仍不能松懈。除了时刻提醒班级同学每日健康打卡以外,潘美瑾还经常留意学校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招募。期间,她曾多次以志愿者身份前往新冠疫苗注射现场或核酸检测现场,协助医护人员完成相关工作。她始终认为,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最后都要从实践入手,除了从思想上引领大家学习以外;还要从生活上带动群众向党靠拢,从实践上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潘美瑾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敢于向问题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战胜疫情。”
潘美瑾在疫苗接种工作现场维持秩序
百年征程,不负韶华
如今,潘美瑾对成为一名学生党员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她表示,我们这一代人非常幸运,生于和平年代,长在红旗下,生在春风里,我们应当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回望已经走过的百年征途,有些岁月永远不会被时光冲淡,有些日子回想起来就会心潮澎湃。先辈们已为新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代青年党员的担当和使命是接续奋斗,我们或许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难点“考题”,但有老一辈“赶考人”披荆斩棘的伟大精神激励着我们,年轻党员要做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投身建设、心怀重任、在实践中增强自身能力,把青年学生的智慧充分激发出来,把青年的力量广泛汇聚起来。她说:“我们要多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建言献策,增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14亿个‘我’,都应当担负起一份责任。每一次建言献策看似微不足道,但14亿个‘我’的集思广益,汇聚起来的‘智慧’,将会成为一笔巨大财富。”
潘美瑾在“三下乡”实践活动时给孩子们普及课外知识
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青年一代使命是什么?“我以为,是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要为祖国的建设饱含热情,永跟党的脚步。”潘美瑾如是说。遇到困惑和迷茫之时,她从不会“躺平”,更不会“内耗”,而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从实践入手,切身去了解当今社会的事态形势,从中更好地去鞭策自己。
站在大学即将踏入社会的路口,潘美瑾回望过去大学两年的学习生活,她感慨万千。未来也许还有更多的困难与挑战等着她,但她依然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依然坚持做一粒“好种子”,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不忘初心,争取成为一个专业素质过硬,政治素质较强,综合全面协调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最后,她也向后辈们寄予最真挚的建议和祝福,她表示:“通往未来的路上,会遇见很多个岔路口,但是入党这条路,是我们这一生都不会后悔的一条路,一定要珍惜每一个入党的机会。当前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学好,做到认识自己、摸索自己、接纳自己。大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机会,我们可以不断摸索,不断寻找,不断试错,但不要停止脚步,未来哪怕布满荆棘,我们一定会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那片天地!”
(应用外语学院文/陈祖欣 刘婵 图/潘美瑾
编辑:刘婵 审核:罗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