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落细教育部《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升集体备课质效,10月23日下午,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组组长、党委书记何汉武在白云校区博学楼628教室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课程集体备课会,并对集体备课活动予以指导。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组成员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备课会。

何汉武参加集体备课会
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贾云飞主持。备课会上,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研室主任陈锐钊就我校《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课程开展情况作汇报。该课程秉承“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设计理念,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轮教学任务。教研室全体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与初步成果,并对下一轮教学的精细化和实践性提出新的建议。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研室主任陈锐钊介绍课程进展
在教学展示与互动研讨环节,杜展全和郭慧颖两位老师分别就《专题五 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和《专题八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进行了教学展示。他们围绕教学设计思路、实践环节安排、教学评价模式及教学创新点进行了分享,充分展现了课程团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能力。

杜展全做教学展示

郭慧颖做教学展示
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组组长、党委书记何汉武充分肯定了课程团队前一阶段取得的成绩,并对课程的下一步建设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何汉武强调,《走在前列的广东实践》是一门有广东特色的思政实践课,全体教师要持续深化课程内涵建设,将广东实践的鲜活案例与理论讲授紧密结合;要大胆推动教学创新,积极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吸引力;要注重成果的凝练与转化,鼓励学生将学习所得转化为实践行动与优秀作品,真正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

备课会现场
本次集体备课会不仅是一次教学经验的交流会,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的动员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继续深耕思政课程建设,努力将思政课打造成有思想高度、有理论深度、有情感温度的“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陈锐钊 图/陈梦瑶 复审:刘凤梅 终审:张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