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思政课教学?数智化时代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人工智能素养?10月23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何汉武教授在白云校区博学楼628会议室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开展专题授课辅导。

会议现场
何汉武书记以《人工智能(AI)驱动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及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典型应用》为题,从“AI驱动的职业教育变革、AI+与新职业、数字化转型方向与内涵、实现方式与典型案例”几个方面深入剖析AI重塑职业教育生态的趋势。在详细解读AI技术给职业教育领域带来变革的同时,何汉武还特别强调思政课教师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将AI作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工具。他通过分享多个成功将AI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例,鼓励教师们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勇于尝试新技术,以更加生动、互动的方式呈现思政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同时,他也提醒教师们在使用AI工具时,要注重避免AI工具带来的道德和法律风险,确保技术应用符合教育伦理和法律法规要求。
何汉武书记长期从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虚拟现实、数字孪生与元宇宙等应用研究,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负责人,获得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作为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校领导,何书记十分关注数智化时代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关心马院思政课教师的数智化素养养成和技能提升。何书记的本次辅导授课有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知识视野,加深了思政课教师对职业教育数智化转型趋势的认识,为教师们探索AI赋能思政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参考,进一步明确了技术融合与育人目标协同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陈锐钊 图/陈梦瑶 复审:刘凤梅 终审:张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