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天河校区西区综合楼406教室召开部门工作会议。会议由院长刘凤梅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就“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工作”进行总结部署。马院和各党支部在前阶段已经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接下来将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不断优化工作模式、提升作风素养。在师德师风方面,全体思政老师要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做铸魂育人‘大先生’”为主题,在师德师风上高标准、严要求,持续修炼、不断提升。刘凤梅以“西游记师徒团队”为例,生动阐释了一个优秀团队应具备多元角色。她强调,马院60位教师来自不同背景,性格各异,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集体。希望全体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相互理解、彼此包容,在管理中学会换位思考,在协作中实现共同成长。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更要从大局出发,理性应对,共同营造和谐友爱的“马院大家庭”的良好氛围。

会议第三项议题为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刘凤梅院长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2025年6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新版法律,重点解读了七个与高校密切相关的领域。刘院长强调,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是每一位师生的共同责任,全体教师要带头学法、懂法、守法,自觉将法律要求融入日常行为。特别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学生法治观念,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会议第四项议题为教学工作安排。刘凤梅院长指出,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学校将建立校级思政课教学指导组,由党委书记、校长牵头,教务处、质量办、马院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听课全覆盖机制。从本学期起,每位思政课教师每学期将会被安排校级督导听课,并需提交“问题清单”,以提升教学针对性。督导听课结束后,需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被听课教师和班级学生均需完成在线反馈。此外,上课教师还需上传当节课的教学录像,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刘院长提醒全体教师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提前做好准备,确保教学内容有深度、有温度、有实效。
她还结合学校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强调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管理,引导学生前排就座,优化教室环境。同时提醒各位老师在教学中语言表达上要做到“宽严相济”,既坚持原则又顾及学生心理,练就好育人本领。
贾云飞副院长补充指出,各教研室在集体备课中要梳理各章节教学难点,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教师要关注中高职一体化衔接问题,了解中职阶段思政课内容,提升教学连贯性;青年教师应多听课、多交流,加快专业成长。
会议第五议题聚焦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刘凤梅院长指出为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按照人事处的部署,马院每学期都需要对老师开展培训工作并制定了本学期的培训计划。一是本学期将围绕学校“AI+3”三年行动计划,开展“AI+思政”专题培训,以提升教师AI素养。此外,针对青年教师在课题申报等方面存在科研能力不足,以及在教学、比赛和科研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和运用相对欠缺的问题,学院将增设科研、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关专题的培训,助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
会议最后一项议题为“大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建设。刘凤梅院长介绍,作为学校“双高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马院将在白云校区明德楼一、二楼建设集展览、教学、比赛于一体的大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该项目涉及多个环节,所有展示内容均由马院负责把关,要确保政治性、科学性、教育性相统一。建成后,支持沉浸式教学、虚拟仿真、教学比赛等多种应用场景,成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目前该项目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各教研室主任已分工落实任务。刘院长呼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共同打造高水平的“大思政课”教学载体和教学平台。
本次部门工作会议内容充实、主题鲜明、组织有序,既全面总结了前期工作成效,又谋划了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为马院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提振了信心。马院全体教师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理论学习,锤炼师德师风,提升教学能力,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切实提升育人实效,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付庆 图/杨婕 复审:刘凤梅 终审:张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