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听课评课教研活动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3-28浏览次数:10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3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白云校区明德楼2-101教室开展本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公开课展示及听评课教研活动,课程由李静老师主讲。

李老师通过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围绕“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近代中国的国情”与“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等三部分的内容讲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依据”章节内容。



李老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置问题让学生充分预习思考,并且挖掘广州近代红色资源,以“19世纪孔普顿案”“中国近代第一家民族资本纺织企业——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等案例对于本章难点“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社会的近代国情”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领会教学内容。

听课的老师们表示此次听评课收获颇丰,在评课研讨环节老师们围绕“如何在课堂中提问”展开讨论。陈莹颖老师认为李静老师的课堂设计完整,选取的案例与广州本地的红色资源联系密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张锦琳老师认为李静老师的课堂通过复习串讲、课前预习,提升了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梁钰钥老师认为李静老师善于设计课堂中的问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值得新老师借鉴与学习;杨婕老师认为李静老师在引入部分让学生去结合人生规划去思考和理解历史人物的选择,十分新颖;张倩倩老师认为李静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案例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同时也分享了自己在如何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方面的心得与见解;赵勇敢老师则从课堂赋权、课堂赋能两个角度进行了点评,认为要保持思政课的纯粹性,以形式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魏银立老师提出听评课是一次很好的向年轻教师学习的机会,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增进教师们之间的交流。晨曦老师结合听课体会,分享了“问题链导学法”“关键词提问法”,这写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提升教学效果;方瑜聪老师结合听课感悟,与大家分享了思政课教师应当注重提升讲故事的能力,从而有利于从形象的案例过渡到抽象的理论。


    

  

  


最后,刘凤梅院长指出,听评课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希望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突出教学重难点,完善课堂中的问题设置环节。此次集体听评课活动是教学质量提升行动的落实举措,有利于帮助老师们深耕教学,交流经验,补齐短板,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杨婕、张锦琳  图/晨曦  审核:刘凤梅 张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