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涵,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创新,夯实“石榴籽”培根铸魂工程育人实效,由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各二级学院协办的“共话 ‘石榴籽’”主题教育活动于4月1日在白云校区“石榴籽”学生成长工作室举办,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唐毓秋出席活动,来自11个民族近35名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工作室主持人郭朝明主持。
会上,与会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于2024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观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主讲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视频,聆听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薇薇《“中华民族”由何而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因素》辅导报告,引导学生沿着历史长河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演进进程,辅导解读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根脉和魂脉,回答好“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会中,与会师生围绕“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展开探讨,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在校的学生生活状况畅谈学习心得体会,一致表示将持续讲好民族团结好故事、唱响民族团结好声音、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携手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活动现场
会议结束前,唐毓秋作总结讲话。他深刻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支撑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精神脊梁。既要溯源‘多元一体’的历史逻辑,更要践行‘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他强调,作为新时代青年,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更要主动加强历史文献学习,不断加深和提升中华文明认知体系,筑牢“五个认同”文化根基,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精神火种。
此次活动,创新构建了“历史认知-情感认同-育人实践”的立体教育模式,以史实为经、理论为纬织就民族团结的思想图谱,通过“石榴籽”学生成长平台转化为育人动能,接下来学校将持续深化“石榴籽”培根铸魂工程,通过“理论宣讲+浸润实践”双轨并行模式,让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成效在工贸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学生工作部 文/林润焕 图/黄旭红 复审:郭朝明 终审:陈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