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0年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月”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致敬最美逆行者 争当新时代雷锋”主题2020年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月”活动的通知

学院团委、各青年志愿者协会、各学生社团、各班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志愿服务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十大行动计划”,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导广大学生守初心、担使命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讲述身边抗疫的雷锋事迹,赞颂最美逆行者,凝聚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校团委决定围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主线,于今年3月开展以“致敬最美逆行者 争当新时代雷锋”为主题的2020年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月活动(以下简称“雷锋月”) 具体如下:

一、活动主题

致敬最美逆行者 争当新时代雷锋

二、活动对象

体学生

三、组织单位

主办: 校团委

承办:各二级学院团委、各青年志愿者协会

四、活动时间  

20203

、活动内容

(一)“凝聚青春力量 打赢防控战‘疫’”主题学习会活动

    各级团学组织结合实际,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易班、网络会议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学习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措施,了解抗击疫情进展情况,坚定团员青年对党领导全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认真学习权威机构或权威媒体发布的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帮助青年正确认识疫情、科学掌握防控要求,稳定情绪增强信心;认真学习了解学校党委的系列部署,理解和配合学校网络教学的实施,确保学业不受疫情影响,高质量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任务践行雷锋精神,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详见已下发的《关于开展“凝聚青春力量 打赢防控战‘疫’”主题团日活动的通知》。

 (二)“争当战‘疫’雷锋”奉献日活动

坚持“本地化、社区化、组织化、安全第一”原则,在确保自身健康安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积极响应“三深入”号召深入校园、社区、社会在所在地区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街道(乡镇)和社区(村)的统一指挥和指导下,多做顺民意、暖人心的好事实事,科学有序地投身疫情防控宣传、政策措施解读巡逻防控、应急值守、消毒清洁心理疏导、在线家教志愿服务工作,争当新时代活雷锋,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出一份力汇聚起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同时感恩回馈社会的奉献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知名度。

注意必须遵守疫情防控机构专业指导要求,上岗前做到志愿者防护措施到位、基本培训合格。

(三)“致敬最美的逆行雷锋”线上征集活动

为致敬和赞美疫情发生以来,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们冲在第一线,这些医务、警务、社区、防疫、应急医院建筑工作者及提前复工的工作人员、我校参与防疫志愿服务的师生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屏障生动展示防疫抗疫一线人员和各行各业劳动者、平民英雄坚守岗位、提供服务的感人事迹和动人故事,坚定广大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更好地团结引领人民听党话、跟党走,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开展“致敬最美的逆行雷锋线上征集活动。作品要求:

1、作品为近期拍摄的有关防疫抗疫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的文稿、图片和短视频,内容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

2作者须以安全稳妥方式进行创作,不提倡室外拍摄,如有必要,请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出行要求,确保自身安全。

3作品要求原创,可为单人或多人作品,作品所涉及的名誉权、肖像权、制作权等法律责任均由提供方负责

4文稿作品800-1500docdocx格式,可配图;图片作品为JPG格式文件,不小于2MB,另电子文档备注“故事主人公所在地区、姓名、事迹”等简要说明150字以内视频作品为MP4格式,5分钟以内,字迹备注“故事主人公所在地区、姓名、事迹”等简要说明150字以内

5即日起至20203月底将编辑好的素材发送至邮箱2032874418@qq.com,邮件名称注明“致敬最美的逆行雷锋投稿”,邮件内容要说明作者所在学院、学号、姓名

6征集到的优秀作品经初选后,学校官微、校团委官微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并择优向上级推荐

(四)学习雷锋,齐心战疫文化创作活动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着力加强体验实践式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可在居家隔离期间参与的金句投送、抖音、MV、微文、歌曲、漫画、书画、诗歌等非接触性创作活动,为防疫一线“雷锋”加油助威,为与病毒作斗争的医护和病患遥送祝福努力营造全民防疫氛围。作品要求:

1、创作作品内容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

2创作者须以安全稳妥方式进行创作,不提倡室外拍摄,如有必要,请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出行要求,确保自身安全。

3创作作品要求原创,可单为人或多人作品,作品所涉及的名誉权、肖像权、制作权等法律责任均由提供方负责

4金句投送作品不少于8字,docdocx格式,可配图。诗歌、三字经、顺口溜等不少于30字,docdocx格式,可配图。征文结合“我在战‘疫’中成长”广东高校大学生抗疫征文活动开展(详见各二级学院通知),可为微文、述评、日记、随笔手记、心得体会800-1500docdocx格式,可配图。海报、H5图片设计以JPG格式提交(保留ps等作品原稿,不小于5MB,另电子文档备注创作内涵150字以内音频作品以mp3格式提交,5分钟以内,另电子文档备注创作内涵150字以内短片、动画、抖音等创意视频作品以mp4格式提交,5分钟以内,另电子文档备注创作内涵150字以内。绘画、书法、雕塑、漫画美术作品可扫描或拍照,以JPG格式提交(保留ps等作品原稿,不小于5MB,另电子文档备注创作内涵150字以内。

5即日起至20203月底将编辑好的素材发送至邮箱2032874418@qq.com,邮件名称注明“学习雷锋齐心战疫艺创作投稿,邮件内容要说明作者所在学院、学号、姓名

6征集到的优秀作品经初选后,学校官微、校团委官微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并择优向上级推荐

(五)“传承雷锋精神,文明防疫我先行”公约制定活动

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传承雷锋精神,文明防疫我先行”公约制定活动,以公约、倡议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班级建设,教育引导全体学生加大防疫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自律,自觉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社会风尚、卫生习惯,争当新时代雷锋践行者。

《公约》以文字docdocx格式提交,可配图,不少于50字,即日起至20203月底发送至邮箱2032874418@qq.com,邮件名称注明传承雷锋精神,文明防疫我先行”公约制定投稿”,邮件内容要写明学院、班级、制作者。

(六)“抗疫情,防诈骗”线上知识闯关活动

战“疫”时刻,组织学生参加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抗疫情,防诈骗”线上知识闯关活动,通过回答与疫情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和贯彻国家、地方、学校疫情防控的最新精神和相关要求,强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应急处置知识宣传,提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技能提高防范、识别以贩卖口罩、推销假药、退(改)签、“捐赠爱心”、谎称亲友感染、冒充客服或教师等形式实施新型诈骗的能力,形成战“疫”的正确心态,做到科学防护,安心预防。

活动方式详见后发通知。

、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活动意义

学校各级团组织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号召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团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二)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关注引导青年

各级团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切实贯彻落实学校各项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和特色,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沟通对接,制定活动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做好本次活动的组织与宣传工作,确保活动不一哄而上,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做到各支部和团员的线上全覆盖,还应适当从各级学生活动经费、团费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及时做好 “i志愿”系统志愿时及“第二课堂成绩单”学时的网上申报。各基层团支部书记要结合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讲好主题团课。校团委将根据团支活动需要,按20001000500/支部划拨专项经费,扶持相关活动。

(三)注重宣传引导,勇于创新活动形式

各级团组织要强化宣传引导,发挥榜样力量,加强典型选树,提炼先进经验,充分利用新媒体等阵地推广好经验、分享好做法,不断创新团组织生活的形式,推进品牌项目机制化、项目化、专业化和常态化发展,并力争创建“志愿者服务站”、“学雷锋实践基地”。

(四)注重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各级团组织要通过活动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构建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加强“i志愿”的普及运用,依托活动推动团员青年全员成为注册志愿者,申领注册志愿服务活动保险,加强对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人身、财产安全保障。

、其他事项

(一)活动结束后各学院将开展情况以图文的形式进行总结(文字:2000字以上、各类活动精选相片10张),连同《信息统计表》(见附件一)请于43日前以OA形式发送至团委唐建树处。

(二)活动情况将作为集体或个人申报“五四表彰”奖项的重要依据。

(三)各级组织应本着节约的原则申报预算或使用活动经费。

(四)志愿服务必须注意安全,遵守国家防疫指引、当地法律法规及学校相关规定。

(五)本活动解析权归校团委所有,未尽事宜见后发通知。


共青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二〇〇年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