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先进典型系列报道】
【团队简介】廖文芳,副教授/经济师,2011年8月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同年加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经济贸易学院,从事营销领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14年。主持省院级课题20项,发表论文13篇,编写教材2部。带领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多次获奖,尤其是指导学生参加2025年世界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了国家级银奖。从教14年来,始终扎根教育沃土,以满腔热忱守护学生成长,用智慧与耐心托起他们的梦想,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杨海娜,讲师/经济师,2006年8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同年加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经济贸易学院,从事营销领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19年。主持省院级课题17项,发表论文12篇,编写教材3部。辅导学生参加省级各项大赛多次获奖,2025年指导学生参加世界职业技能竞赛获国家级银奖。从教20年来,始终坚守教书育人初心,以谦逊之资躬耕教坛,用爱心点亮学生成才之路。
一支粉笔写春秋, 十载耕耘铸师魂
她们,始终深耕教学一线,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青春与热血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她们,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德树人,治学严谨,广受师生好评。她们,是广东工贸职业技术经济贸易学院老师廖文芳、杨海娜——2025年世界职业技能竞赛国家级银奖指导老师,多年来,匠心育人,逐梦世赛。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也为职业教育增添了光彩。
一、匠心育人,传承教育家精神
廖文芳和杨海娜深知,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她们在日常教学中和比赛备赛时都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融入每一堂课,每一场比赛中。
2025年世界职业技能竞赛的备赛过程,是两位老师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团队老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以“全天候在线、全流程跟进”的奉献精神与学生并肩作战。团队老师结合企业数据和市场数据,多次深入企业实地考察,归纳总结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将“实事求是”的思想融入营销实践;坚守为企业解决问题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初心,团队老师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指导学生用营销专业知识和现代AI智能工具助力企业解决问题,践行“守正创新”理念。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团队老师反复打磨作品,研讨并优化方案,经常陪伴学生训练到深夜,耐心指导每一个细节,帮助学生攻克技术难关,最终她们指导的学生以专业的营销技能以及稳健的综合展示赢得评委高度认可,在全国216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国家级银奖。
图1 指导学生训练
图2 指导学生进行直播训练
二、校企合作,共育技能人才
多年来,廖文芳和杨海娜两位老师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她们积极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行业实际需求。在日常教学中,两位老师每年都到校企合作企业兼岗,同时经常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开展校企联合实训。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环境,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廖文芳老师说:“只有深入了解行业需求,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杨海娜老师补充道:“校企合作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它让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都受益。”
此次世界职业技能竞赛也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成功范例。在竞赛备赛过程中,多年积累的校企合作经验和产教融合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参赛的项目就是校企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团队教师和学生对企业的情况有充分的认知,对企业面临的难题,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困境也深有感悟,而在长期合作中,企业对团队老师也充分信任和认可,对比赛提供全方位支持,使学生在备赛期间就能接触到行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要求。面对高强度的备赛任务,企业和团队老师共同制定了科学的训练计划,从理论知识到实操技能,从心理素质到团队协作,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此次竞赛的成果也反哺给了企业,真正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和现实问题,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图3 带领学生到企业调研
图4 带领学生到企业调研
三、展望未来,续写育人华章
面对未来,廖文芳和杨海娜老师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她们计划将更多的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她们希望能够培养更多年轻教师,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团队,为学校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廖文芳和杨海娜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展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的风采。在学生眼中,廖文芳和杨海娜老师不仅是严师,更是益友。她们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用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在同事眼中,廖文芳和杨海娜老师大公无私,乐于助人,带领大家一起搞科研,做项目。形成了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在企业眼中,廖文芳和杨海娜老师是连接学校与行业的重要桥梁,她们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企业们评价她们“既懂教学又懂行业,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正是这种跨界优势,使她们能够带领学生在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荣誉,也为职业教育增添光彩。
她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工贸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获得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国银合影
获得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