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主题征文优秀作品展示

(十)大德如山,师者如光

发布者: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01-16浏览次数:10


作者:马中天


师者,何以为师?
是韩愈笔下“传道授业解惑”的引领,
是荀子所言“积跬步至千里”的铺垫;
是清晨第一缕书声,叩开知识的大门,
是黑夜里的一盏灯火,点亮迷茫的心灵。

他们的声音,穿过书本的墨香,
在每一颗心灵中刻下思索的痕迹;
他们的脚步,丈量着讲台与学生之间,
短短数步,却踏出万丈光芒的未来。

他们不是战士,却守护无声的疆土;
他们不是工匠,却雕琢无形的灵魂。
以一生之力,为后人筑梦,
以汗水与心血,浇灌无数颗渴望成长的种子。

师者的德行,是山高水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师者的风骨,便是这身正之道,
行于讲台,化作无声的典范;
言于课堂,融入学生的血脉心田。

荀子的《劝学》在他们的口中化作甘露,
滴入学子的心田,滋润出求知的热忱;
韩愈的《师说》从他们的行动中发光,
成为激励学子向上向善的号角。

德如山,坚毅而高远;
行如水,润物而无声;
他们的背影,是日夜书写的画卷,
他们的眼神,是期待与信念的交融。

今朝,师者精神传承不息。
在科技与梦想交织的新舞台,
他们的教诲,化作火炬,燃亮学子的征途;
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中,
他们以初心坚守,托起民族的希望。

立于讲台,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是用信念播种,
将道德的种子埋进一颗颗年轻的心灵。
五育并举,是他们肩上的责任;
立德树人,是他们不变的信仰。

在乡村的学校里,他们用双手粉刷教室的墙壁;
在繁华的都市中,他们用智慧启迪未来的栋梁。
从城市到乡野,从贫瘠到富饶,
每一片土地上,都有他们辛勤的脚印,
每一个孩子的眼中,都有他们播下的星光。

师者之德,映照着过往与未来,
如星辰永恒,如山岳巍然。
他们是大德如山的脊梁,
是点亮万家灯火的光芒。

师者,何以为师?
是心灵的塑造者,是智慧的启迪者;
他们既是过去的传承者,也是未来的开路人。

师者,亦是德者,亦是光者。


【专家点评】

文章以现代诗歌的形式来表现“大德如山,师者如光”这一主题,颂扬了教师的伟大与崇高,新颖且有创意。文章通过引用古代先贤的名言,结合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古代先贤的教育精神与新时代教师的实践相结合,展现了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以及他们对学生心灵成长的深远影响,结构清晰,语言优美。如果能在抒情中融入叙事元素,增加一些具体的教师形象或事迹,对当代教师的师德事迹展开颂扬,将使诗歌更加生动具体。同时,部分段落如能增加一些过渡性的句子,整篇诗歌也会更加流畅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