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婵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教育被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意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推动创新的重要使命。教育家精神,正是这一使命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我们以更高的站位,深刻认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更大的力度,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更实的举措,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在云南的崇山峻岭之间,有这样一位教育家,她的名字叫做张桂梅。她用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点亮了山区女孩们的梦想,让她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张桂梅校长的故事,是对教育家精神最深刻的诠释,也是对新时代教育使命最生动的践行。
梦想的播种者
张桂梅校长在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担任院长时,她目睹了太多女孩因为贫困而失去教育机会的悲剧。一次家访中,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因为家里为了3万元彩礼要辍学嫁人,女孩的哭泣和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刺痛了张桂梅的心。这一幕,激发了她办学的梦想——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让大山里的女孩都能读书。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张桂梅校长四处奔波,她曾连续几个假期去昆明街头募捐,用自己的荣誉证书复印件请求捐款,却常常遭到不理解和白眼。但她没有放弃,她的坚持和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2008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建成开学。这所学校不仅为女孩们提供了免费的教育机会,更为她们的未来点燃了希望之灯。
梦想的守护者
张桂梅校长的付出远不止于此。她拿出自己的工资支援那些上不起学、吃不好饭的孩子,将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毛呢大衣送给衣衫单薄的生病学生。她十几年如一日牺牲所有休息时间,只求多为学生解疑答惑、多讲一点知识,以致积劳成疾,多病缠身。她的付出也被乡亲和学生看在眼里,在她病重住院后,周围的乡亲焦急赶过去,说出让她感动一生的话,“我们是很穷,但砸锅卖铁也要救你。”
在华坪女高,女孩们时刻与时间赛跑,每一项生活学习作息时间都精准至分秒,做什么事情几乎都是跑着。张桂梅校长始终和老师、学生吃住在一起,硬生生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2011年首届毕业生高考百分之百上线,还有几名上了一本。14年来,张桂梅将2000多名女孩送出大山,成为军人、老师、医生、警察、律师……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有担当、独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张桂梅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信念坚守:以教育为使命
张桂梅校长的故事,是对教育家精神最生动的诠释。她目睹了贫困山区女孩因缺乏教育机会而命运多舛,便毅然决然地肩负起办学的使命,决心为这些女孩打造一个可以追梦的舞台。张桂梅校长扎根大山深处,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教育扶贫的重任。她深知,教育是改变贫困山区孩子命运的唯一出路。王明杰老师即使病痛缠身仍坚守讲台,他从未放弃过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他深知,教育是点亮心灵的灯塔,是塑造未来的基石。黄大年教授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投身到教育科研的第一线。他深知,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而在全中国还有更多的普通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热情与执着,他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辅导功课,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解决学习难题。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尊重,也让他们在教育事业上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中,所有人民教师肩负着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深知,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高校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与智慧的启迪者,同样需要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张桂梅的精神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挑战,都不能放弃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这种信念的坚守,不仅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坚韧意志:在困境中砥砺前行
张桂梅校长在办学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与挑战,但她始终保持着坚韧的意志,从未有过退缩。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在困境中砥砺前行,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遇到过一个班级的学生整体学习氛围不佳的情况。面对这一困境,我没有选择逃避或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与学生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同时调整教学策略,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管理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我的努力下,学生们逐渐找回了学习的热情,班级的学习氛围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一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保持坚韧的意志,才能在困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坚韧的意志,不仅是个人成功的关键,也是高校老师面对挑战时应该具备的品质。
在高校教育中,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无论是教学上的难题,还是学生管理上的困扰,都需要我们保持坚韧的意志,迎难而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张桂梅的精神激励我们,在困境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书写教育的辉煌篇章。回望历史长河,那些璀璨如星辰的教育家们,都是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一片片知识的沃土,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材。他们不畏艰难,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这种精神,就是教育家精神;这种力量,就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的强大动力。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更要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精髓和要义,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高尚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胸怀“国之大者”、砥砺奋斗、本领过硬的接班人。
创新实践:探索教育新路径
张桂梅校长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实践,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女孩的教育之路。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她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这种创新的实践精神,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所在的高校正在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们引入了翻转课堂、在线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些创新的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育从来都不应该是空中楼阁,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高校教育同样需要创新实践的精神。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路径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张桂梅的精神启示我们,要勇于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用创新的思维去引领教育的未来。
张桂梅校长的故事不仅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更在高校教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教育家精神要求我们每一位普通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高尚的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在教师自我修养上,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以教育家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体现在对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上,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更体现在教育公平上,希望教师要通过教育,打破社会阶层的壁垒,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信仰。教育家精神是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传承和发扬教育家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地工作,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以张桂梅、王明杰、黄大年等优秀教育家为榜样,让教育家精神在山间回响、在校园绽放、在时代闪耀!
【专家点评】
文章紧密结合教育实践和时代背景,从梦想的播种者到梦想的守护者,再到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三个方面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生动展现了教育家张桂梅的感人故事,并以此为例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注重细节描写,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文章在阐述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时,如能对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特征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并结合自身经验提供更加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建议,将使文章更具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