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至27日,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公共管理与服务赛道人力资源服务赛项争夺赛在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呈贡校区)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32个赛区省职业技能竞赛的佼佼者、58个职业院校精英团队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技能盛宴。比赛内容涵盖人才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等多个环节,全面考察选手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团队合作以及作品的应用价值、创新创意。
我校工商管理学院参赛团队(参赛选手:23级人力资源管理3班蔡奕宁、22级人力资源管理3班谢锶敏、23级商务管理1班廖德仪、21级人力资源管理学徒制3班陈端仪;指导老师:丘俏玲,周奕宜)在比赛中沉着冷静、操作娴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喜获银奖。
获奖团队风采
立足当下探新路:直播带岗参赛项目的突围与责任
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领队倪春丽介绍,直播带岗是数字化转型在招聘领域的重要体现,它利用了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就业信息的在线传递和即时交流,提高了招聘和求职的效率。在现实工作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技术专长,运用信息技术和专业平台,独立自主地面向客户提供基于直播带岗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基于现实需求和高职学生的能力特点,团队确定了本次的参赛项目。本项目产生的现实社会意义在于,通过运用直播带岗技术,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招聘,从而拓宽招聘活动的辐射范围,提升人力资源配置的广度与效率,为求职者搭建一个高效、便捷的就业云通道。
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领队倪春丽
项目攻坚辟蹊径:项目特色亮点多
在竞争激烈的各类赛事舞台上,一个参赛项目想崭露头角、拔得头筹,究竟靠什么“法宝”?答案无疑是其独具一格的特色亮点。领队倪春丽指出,本次参赛项目的特色亮点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术前沿性。“这个项目紧跟智能招聘的趋势,利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人等技术,展示了这些新技术如何应用到招聘过程中。通过智能推荐和实时互动,我们不仅提高了招聘效率,还提升了匹配的精准度,这些创新元素大大推动了招聘行业的发展。”
二是实践导向性。“我们在设计这个项目时,主要是为了应对传统招聘中效率低、岗位匹配不精准等问题。数字人直播带岗和实时数据分析等功能,帮助求职者和企业更高效地匹配,大大提高了招聘的成功率。整体来说,项目很贴合实际需求,能解决很多行业中的痛点。”
三是跨学科融合。“这个项目结合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数字人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促进了跨学科的创新与融合。它不仅推动了技术发展,还为招聘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智能速配不迷茫:数字人精准推送岗位
指导老师丘俏玲、周奕宜说,“模拟一家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我们所展示的是直播带岗的全流程。前期,我们会着力对直播间进行预热,为正式直播充分蓄能。而在直播过程中,考虑到要激发观众持续观看的兴趣,我们精心设计并插入了一些亮点环节,其中就包括引入前沿的数字人技术。借助数字人的独特魅力,既能丰富直播内容,又能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助力直播带岗活动取得更好成效。”
丘俏玲认为,数字人直播带岗在许多方面展现出突出的优势。一是极大地突破了时间限制,数字人可以实现 24小时不间断直播,能够随时为求职者提供岗位信息。二是效率高,与组织真人主播团队需要协调时间、安排场地等复杂流程不同,数字人直播能够快速启动和结束直播,提高了直播带岗的整体效率。
指导老师丘俏玲分享数字人在直播带岗中的运用
周奕宜同样认为,数字人直播带岗能够精确记录每个环节的观看人数、观看时长、提问数量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深入了解求职者的关注点和需求。与此同时,数字人可以根据求职者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对求职者前期提交的简历信息或者在直播中的提问内容进行分析,数字人可以为每个求职者推荐最适合他们的岗位。
精准匹配不迷路:求职者快速锚定心仪岗位
在领队倪春丽看来,直播带岗使得信息获取更加便捷,求职者无需像传统求职那样,花费大量时间在各种招聘网站筛选岗位、在不同企业官网查找联系方式等。通过直播带岗,他们可以在一个平台上,集中了解多家企业的招聘信息。例如,在一场以制造业为主的直播带岗活动中,求职者可以在几个小时内获取十几家制造企业的岗位需求,包括岗位名称、工作内容、薪资待遇、技能要求等详细内容。
指导老师丘俏玲、周奕宜认为,直播带岗的实时性很强,求职者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岗位空缺情况。企业一旦有新的职位发布,就可以在直播中展示,而求职者只要关注了相关直播账号或者活动,就能第一时间得知消息,比传统招聘渠道的信息更新速度更快。更为重要的是,求职者在直播过程中可以随时向企业提问,与传统的投递简历后等待企业回复的方式相比,这种互动更加高效。
指导老师周奕宜分享直播带岗相较传统招聘模式的优势
参赛学生蔡奕宁、谢锶敏说:“对求职者来说,他们不需要为了参加招聘会或者面试而花费大量的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特别是对于那些距离企业较远的求职者,以往可能需要长途跋涉去参加面试,而通过直播带岗,他们可以在家里或者学校等熟悉的环境中完成初步的求职沟通,只有在进入到深入面试环节或者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阶段,才需要考虑出行成本。”
参赛学生廖德仪、陈端仪说:“直播过程中,企业代表可以通过展示工作环境的视频、图片,或者直接进行工作场所的现场直播,让求职者直观地看到自己未来可能的工作场景。企业代表还可以现场演示工作内容,使求职者更深入地了解岗位细节。”
学生们还表示,直播带岗可以实现求职者之间的互动。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求职经验、对岗位的看法等,这种交流可以帮助求职者拓宽思路,从不同角度了解岗位和企业,同时也能减轻求职过程中的孤独感。
参赛学生分享交流直播带岗给求职者带来的便捷
赛制骤变不却步:备赛训练扎实推进
指导老师丘俏玲、周奕宜说,“这次比赛的最大挑战是在赛制,赛制临时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我们是根据踏瑞的系统来训练的,学生们得知进入国赛之后已经使用这个系统训练了半年。国庆前,我们收到通知,比赛内容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赛不再沿用原先的系统,参赛学校需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来自主设计参赛项目、选择设备,并且只有一个月的备赛时间。虽然有些措手不及,但大家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倪春丽院长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她成了我们的定海神针,带着我们重新设计了比赛环节,并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建议。学生们也没有任何抱怨,大家非常配合,夜以继日地进行训练。”
如何更好地朝着既定目标努力,指导老师丘俏玲认为,强化专业技能培训不可或缺。针对直播带岗涉及的多领域知识,如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直播话术技巧、网络技术运用等,他们在备赛期间开展了专项的集训。在领队、指导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认真学习如何精准匹配岗位与人才,怎样运用生动语言吸引观众留存,以及确保直播过程稳定无卡顿的技术要点。
指导老师周奕宜感慨道,赛制中途突然转变,起初大家都有些慌张,但团队没有一人退缩。大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包括周末和国庆假期,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练习,毫无怨言,学习视频剪辑软件、钻研海报设计美学、摸索仪表盘搭建技巧。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逐渐得心应手,背后是数不清的失败重来。大家目标坚定,心无旁骛,靠着这股子坚韧不拔的劲头,一路披荆斩棘,终于以最饱满的状态踏上了比赛的赛场,向着胜利发起冲击。
参赛学生蔡奕宁、谢锶敏说:“突如其来的赛制改变打乱了原先的训练计划,团队一下子陷入了比较被动的困境。但是,我们很快调整状态,从一开始,团队成员们便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冲击国赛,为此,大家都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绝不能在最后关头松懈掉队。支撑大家一路拼搏向前的,不仅仅是对奖项的执着,更是源于内心深处对自身实现成长蜕变的强烈向往,这份荣誉代表着外界对个人专业的高度认可,是实力的有力见证。”
大家交流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赛制改革
竞赛舞台展风采:学生综合“软实力”明显提升
学生们在回想当时参加比赛时说,起初们对直播带岗并不熟悉。但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实操,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开展前期策划,还学到了制作仪表盘、视频、海报等技能,也深刻认识到当下社会求职方式的多样性,除了常见的 Boss 直聘等软件和线下人才市场,直播带岗这种新兴形式在人力资源领域别具一格。作为学生,原本对人力资源服务的认知仅局限于课本,通过比赛们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每个环节都需精心对待,在比赛中感受到了行业发展趋势,也看到了行业的创新实践。
此外,参赛为学生提供了实战演练的平台,让他们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也得到锻炼。同时,竞赛营造的竞争氛围促使学生自我激励,他们会主动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学习,提升综合素养,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
竞赛赋能教学显成效:流程重塑与交流共进
领队倪春丽认为,参赛对教学起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积极作用。从教师专业成长维度来看,备赛过程促使教师深入钻研学科知识,力求精准把握竞赛涉及的专业要点,这无疑拓宽了教师自身的知识视野。竞赛中的表现评估以及同行、专家的评议,如同镜子般让教师清晰认识到自身教学方法的优劣,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如有的教师经反馈得知讲解理论知识过于枯燥,便学习情境式教学法加以优化。
指导老师丘俏玲、奕宜说道,对课堂教学实践而言,竞赛成果能直接反哺教学。一方面,竞赛中打磨出的优秀教学案例、项目设计等可移植到日常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为了参赛而优化的教学流程,如更紧凑的环节衔接、合理的时间分配,让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养分,对学生培养效果更是显著。
(组织宣传统战部 采编/冯雨霞 审核:杨慧、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