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彬
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产业经济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业待兴,到改革开放后从弱转强的跨越式发展,生产能力、设备技术、管理水平飞速进步令世人瞩目,如今已连续多年制造业增加值全球首位、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创造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职业教育对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职业院校平均每年培养毕业生超过1000万名,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1;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高位,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2。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促进就业、减少贫富差距,极大提高了国民整体福祉。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国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个人命运总是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息息相关。我有幸在青年时期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在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担任专业教师,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十八载岁月弹指一挥间,我始终坚守一线基层教学岗位,努力耕耘、积极奉献,怀优良师德、以专业技术为国家产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我以教书育人为己任,锐意进取、砥砺前行,以精诚与热血追求职教梦想,用青春与激情书写教师生涯,以责任与担当实现初心使命,与国家产业振兴同唱奋进之歌。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在我看来,高尚的师德是两种深沉的爱。第一种爱是对学生的关爱,它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心灵;又如同冬日阳光,温暖学生情怀。师者在于传业授道解惑,当学生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当学生疑惑时变作指路明灯。优秀的教师就像花匠园丁,用心浇灌、修剪每一株幼苗,用爱培育、滋养每一个灵魂,以坚韧不拔的恒心与百折不挠的毅力将学生栽培成参天大树,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第二种爱是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它如同桑蚕吐丝,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又如同星辰皓月,熠熠生辉、照亮学生探索进取的前程。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师还应该是大国工匠,身怀精良的专业技术、掌握精湛的实践技能,精心策划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一丝不苟写好每一份教材教案,精雕细琢每一个教学资源,精益求精地上好每一堂课程,认真负责地批阅每一份作业。每当我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我总会不禁想起大乘佛教“慈悲为怀、渡人渡己”的伟大精神,教师正是以智慧与慈爱修业正道,通过关注学生学业福祉、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以获得生命与精神的升华、实现人生的价值与理想。
师德是教育教学的根基。职业院校学生从十来岁的少年到二十出头的青年人,从在校学习到实习就业,从稚嫩的学生孩童转变为心智日渐成熟的职场人,这一阶段正是建立世界观、事业观、树立人生信念、端正职业心态的关键转折期。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师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科学的教学手段、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还要通过精彩丰富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产业知识与技术技能;还需要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让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产业振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被誉为“万世师表”的教育家孔子认为,教师要通过自身日常的言行来教育与影响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表明教师如果品格高尚、品行端正,即使不下命令学生也会信奉其言论、效仿其行为。因此职教教师应具备优良的师德师风,在课堂教学与职业训练过程中对学生潜移默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敬业乐业的职业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榜样。
弘扬高尚师德应落实在日常教育工作与教学实践中。职业教育教师需要坚定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掌握新兴、前沿的产业技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密切对接相关产业,谱写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时代华章。在多年的职教生涯中,我坚持参加进修,学习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秉持职业教育学以致用、技能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扬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即知即传”的教育家精神,践行黄炎培先生“理实一体、做学合一、敬业乐群、劳工神圣”的教育思想,以翻转课堂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重构,不断总结经验、反思分析,归纳提炼出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下,我持续学习产业前沿知识、不断更新产业技术,通过企业调研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在课堂上引入当前行业企业多个高效、先进、实用的商务应用软件,从而提升多门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技术含量,多次获得教学质量评价优秀。我进一步指导学生参加智慧零售、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项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省赛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二等奖三次、国赛二等奖两次,实现岗课赛证融合、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本人也获得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千百十工程”项目校级培养对象、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师、骨干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指导学生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
践行高尚师德师风要求教师持续改进教育教学。时代潮流犹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推动教书育人的风帆破浪前行。随着我国产业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面临着挑战与机遇。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职教教师应以创新、务实、包容、进步为动力源泉,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持续开展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产业经济发展。持续的教学改革是职教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对自我成长进步执着不懈的追求,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与担当。职教教师就像巧夺天工的画家,不断调整手中的画笔,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宏伟画卷上绘制出浓墨重彩的图案。我们工贸学院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同事,积极组建团队,承担教研教改项目,持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我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产教融合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题,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东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等多个省部级、校级教研项目,在中文核心期刊、省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取得软件著作权两个,参编教材六部,先后两次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研究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奖二等奖。“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正是一群自我鞭策、积极进取、勇于奉献、只争朝夕的职教教师,努力为产业振兴、人才培养添砖加瓦,奏响祖国富强、民族复兴、时代发展的强音。
盛年逐梦,每一步都踏出铿锵的节拍、每一点成绩都鼓励着我持续探索前行。回顾从教十八载,岁月匆匆,我的职教生涯有成功与辉煌、有失败与沮丧,多情应笑我两鬓早生华发、不知不觉额前又新添皱纹。然而职教事业正当时,我坚信,追求卓越的心永远年轻、教师永远会与学生一起成长。怀揣梦想、不惧年岁,矢志不渝、奋发图强。在教书育人的人生舞台上,我们志存高远、历久弥坚,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闪烁人性的光辉、绽放绚丽的光彩;我们炽热追求、敬业奉献,为国家产业经济发展培养能工巧匠;我们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共同坚守奋战在职业教育最前线;我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为建设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强国尽情挥洒汗水,努力再创辉煌。篇末赋诗一首,与职业教育同行教师互励共勉。
七律﹒职教人生
潮流浩荡百业旺,
投身职教写华章。
慈爱育人明灯照,
产学协同航帆扬。
老骥伏枥志千里,
春蚕吐丝鬓两斑。
强国圆梦齐撸袖,
工匠传承技兴邦。
1.教育部:职业教育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作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4-09-26],新华网客户端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682031fe3aeb205030bb50f14d339ccb
2.《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引自《论语﹒子路》。
【专家点评】
本文立足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高职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六步法”的教学方法,并逐步深入到师德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教育改革的持续进行等多个方面,诠释了如何在平凡岗位上践行教育家精神,对于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语言流畅,用词精准,多处引用经典名句和自身实践成果,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中巧妙穿插运用了图表和诗歌等形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另外,文章中还有部分段落略显冗长,如稍作精简,将使文章更加紧凑有力;部分论述缺少了案例支撑,如能增加一些具体的数据或案例,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