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潋滟,莫不静好。凉风有信,百事从欢。10月16-17日,新生入学报道工作在天河、白云、荔湾三个校区同时进行,约7400名学生怀揣梦想,天南海北齐聚工贸。新梦想蓄势待发,青春就此开启!
迎新现场
此次迎新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各二级学院发挥主力军作用,确保了迎新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萌新驾到 未来可期
有幸相遇,不负遇见。工贸迎来了崭新的面孔,又一批有理想、有情怀的热血青年相聚工贸,在这里放飞梦想,奋楫扬帆。“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将在这里不断地超越自我,奋力书写成长故事,恣意绽放青春之花。
疫情防控不放松 安全返校有保障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提前做好了全方位部署,确保学生安全返校。根据学校迎新工作安排,新生来校报到前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入校时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和《健康卡》,校外车辆及家长不进入校园内,安排校内接驳车接送新生。进入校门,所有学生测量体温,核查身份,行李消毒,更换口罩。
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举措
贴心服务暖人心 工贸师生一家亲
“热烈欢迎2021级小萌新”。为迎接新生的到来,学校制定了迎新方案,学生处、各二级学院更是做好做细各项工作,各有关部门负责人、700余名志愿者、保安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助班等早早就位,整装待发,满腔热情积极地投入到迎新筹备工作中。接送学生、托运行李、身份识别、报道登记、分发钥匙、答疑解惑、有序引导……一系列关怀备至的贴心服务,使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子们切身感受到“家”的温暖。“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工贸陪你来日方长”……这是属于他们与工贸的深情约定。
安保人员全力守护校园安全
公安人员引导学生操作防诈骗APP
志愿者帮助新生搬运行李、解答疑问
花式迎新 欢喜见“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用“新”推进信息化、便捷化、人性化迎新服务,做到让学生暖心、让家长放心。一是数字化迎新显效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前置部分迎新期间的必要工作,首次推出智能化的人脸识别服务,新生通过刷脸和扫码即可报到,满足疫情防控形势下不聚集、不扎堆的要求。二是专业特色迎新显关怀。制作学院宣传片、新生报到流程小视频发送给新生,让新生在入学前可通过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学院和入学报到流程,走心服务为新生护航。
新生通过人脸识别报到
助班为新生办理报到手续
汽车工程学院:在迎新工作中融入党史学习游戏,现场开展“学百年党史,做新时代青年”党史学习游戏活动。精心制作了党史标语、学习标语等系列打卡点进行党史知识宣传,翘首期盼着新生的到来。制作“怀赤字之心,迎莘莘学子”迎新拱门喷画,喷画色彩搭配鲜艳,融入汽车元素,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新生参加党史学习游戏后领取奖品并合影
学好“四史” 建功新时代
测绘遥感信息学院:开展“绘”聚青春誓言活动,设立2021级新生姓名墙,由录取的1272名新生名字组成。姓名墙前,提供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话语的举牌,包括“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等。师生党员向新生讲述这些寄语的出处、由来、典故、意义,新生选择举牌到姓名墙前合影,谈到工贸后的理想、梦想、规划,立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学生党员、志愿者展示寄语举牌
应用外语学院:启动“一对一”全程服务模式,即报到前的培训、宿舍偏好调查、困难生帮扶、易班迎新专题推送、提前与新生联系和报到日的“一对一”全程服务。在迎新前期,外语学院专门选拔出一批优秀助班进行文明用语、迎新流程、安全教育、预防诈骗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利用易班优课发布“防诈骗知识通关”活动,鼓励新生提前下载易班参与学院线上活动。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外语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彭枚芳通过学院视频号寄语全体新生,希望新生们从工贸外语学院起航,以青春之我谱写更加出彩的青春华章!
工商管理学院:在现场展示学院“问道、匠心、筑梦”传统手工艺活动部分作品,党员煮好滚热的花茶用来驱走新生身上最后一丝寒意,学院易班给新生送上小礼物。新生们纷纷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海报处签名,将自己在工贸拼搏奋斗的理想融入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
(党委宣传部 文/冯雨霞 图/新媒体中心、校报、各二级学院 编辑/冯雨霞 审核:黄雄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