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丁妙珍

发布者: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19-03-29浏览次数:260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用新时代新思想铸魂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对于我们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指南。

本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要增强讲好思政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牢记、遵循、秉承总书记“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在学校党委和部门正职的带领下,带领马院全体教师一起以兢兢业业的精神,增强“把思政课讲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准立德树人目标,深化课程改革,立足思政课讲台,精心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要高度认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门思政课 为何值得中央开高规格座谈会?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之后,上面这样的话题也在民众中引起高度的关注。可以说,这是继2016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2018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之后,中央有关教育工作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而且主题更加明确、聚焦。

尤其是在面对国内外各类风险滋生的时候,思想的统一、内部的团结尤为重要。这其中,学校又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意义就尤为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关涉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的问题,看起来虚,其实一点都不虚。习近平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就是他常说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是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思政课的目的是什么?立德树人。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这就要深刻把握思政课的根本立场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一句话,我们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这其中,思政课是主渠道、主阵地,是重要保障!所以,必须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突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言简意赅地指出开设思政课的必要性。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持之以恒,善做善成。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树牢“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三是加强课程改革,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用新时代新思想铸魂育人。

思政课不仅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高水平,这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旗帜鲜明,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大家知道,大学生都刚从高考过来,高中的政治课本对很多内容已经背诵得滚瓜烂熟,进了大学,再来学习这些东西,自然就生出抵触。这就给讲好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能不能讲好思政课,还在是否具备真功夫上面。比如说复旦大学的陈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川等年轻教师,都是因思政课走红网络。

那么,思政课讲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三个文化”, 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说,这“三个文化”是思政课的内容来源,既有历史,又有现实,更照顾未来。

在如何讲方面,强调要做到8个“相统一”,特别强调了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用科学理论培养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我们要坚持政治站位,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守正创新,以实际行动切实推动我校思政课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提高。

四是必须努力做“六要”好教师,突出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好高质量教育,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提了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具体来说,就是要做一个有信仰、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的人;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要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要培养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要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辜负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切实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旗帜鲜明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第一主课”,更加深刻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擦亮我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牌子,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教师队伍,要做到“八个相统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丁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