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发布人: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3-04-20   浏览次数:124

作者简介:马树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 200032,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浙江 金华 321007; 郭文富,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234;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 200032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大对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提出明确要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做出全面部署,产教融合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从中国高职教育20年的大发展来看,坚持产教融合是其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其实践探索取得的重要经验。深化产教融合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克服现存问题,进一步将产业先进技术、优秀文化和发展需求融入专业教学,深入推进产业界、教育界的有机衔接,以保证高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产教融合 高职教育 可持续发展 对策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8.04.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既是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为世界舞台提供智慧和方案的重要支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这一教育思想的重大意义。产业发展与教育教学由结合、合作走向融合,是我国近年来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坚持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

  中国高职教育20年的健康发展,既是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探索,也是对坚持产教融合这一重要经验的最好诠释。尤为可贵的是,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改革是从基层院校的实践探索开始的,一批高职院校坚持与产业互通互融,努力将代表产业发展趋势的优秀元素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服务社会、服务地方、服务企业和形成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加快了高职教育改革步伐,走出一条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发展之路,将产教融合的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显示出了空前的活力和勃勃生机。

  1.将产业先进技术元素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产业先进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把产业先进技术对职业岗位的关键要求融入专业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源中,对推进专业教学对接产业发展、有效推广产业新技术新技能、提升职业教育课程技术含量、增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供给等具有重要的主导意义,也为高水平专业建设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平台资源。一些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将产业先进技术融入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贡献水平。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UPD合作模式”,与技术链上游企业群(Upstream firms)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Platform),将生产标准、技术标准融入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推进产业先进技术元素深度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为技术链下游企业群(Downstream firms)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类专业与华为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将华为面向在职工程师的认证融入教学,课程开发与证书认证互促互进,形成技术技能人才“课证共生共长”模式。2008年成立国内高校第一家华为合作授权培训中心,2011年建成国内高职第一所华为网络技术学院,在校生中产生了全球高校第一位、全世界第150位华为光传输顶级认证专家,49名在校生通过华为路由与交换顶级认证,2013—2016年连续4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2.将产业优秀文化元素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产业优秀文化不仅能够体现产业的精湛技艺,而且承载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在注重学生技能提升的同时,重视发挥产业优秀文化的育人作用,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育人规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易于接受的方式,探索促进职业理念、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融于一体的有效途径,以优秀文化持续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学生行为方式,提升育人水平。山东商业职业学院在商科类专业教学中融入鲁商优秀文化元素,创建鲁商博物馆,传承鲁商文化“经道义、营民生,顾国谋利”的精髓,构建了“课程同向引领、鲁商文化浸润、心灵能量滋养、网络思政助航、服务学习导行”五位一体的商科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成效显著。

  3.将产业发展需求融入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过程。专业建设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职教育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办学方向的亮点,促进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革新和服务贡献能力提升,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行业性、地方性特征。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区域有什么支柱产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区域企业有什么难题,就建立什么服务平台;区域有什么新技术需求,就培养什么新技术应用人才”的做法,把温州重点打造“国际时尚智城”的产业发展需求融入专业设置与教学要求,全方位推动专业教学改革,该校现有35个专业全部根据区域的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设置,建立了41个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服务温州企业,学院成为温州城市的一张名片。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紧贴贵州生态畜牧业大省及纯天然中兽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联合相关企业、科研单位共建“民族中兽药分离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该中心集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工程化实验、中试产业化、凝聚培养人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专业建设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的特色,成为引领贵州民族地区中兽药产业发展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平台。

  高职院校的实践探索,得益于中央政府和财政专项的有效引导。如2006年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计划重点引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计划重点引导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2015年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进一步引导产教融合的高水平院校和专业建设,政府部门对高职教育推进产教融合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辐射作用,使得院校方向感、获得感大大增强。专项资金推动高职院校改革,成为市场配置资源中发挥政府重要作用的重要范式。“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业、新技术新装备和健康养老等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积极设置新专业或增设新的专业方向。面向第二产业的新增专业点数由2010年的2865个增加到2015年的4926个,增幅71.9%;面向第三产业的由1466个增加到2997个,增幅104.4%[1]。仅在2014年,高职院校主动停招或撤销与地方产业相关度低、重复设置率高和就业率低的专业点5200余个,同时新增了3200多个与新业态密切相关的专业[2]。

  实践证明,坚持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壮大的关键。产教融合的核心是将产业先进技术、产业优秀文化、产业发展需求融入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教学过程,推进专业教学对接产业发展,推广产业新技术新技能,提升职业教育课程技术含量,增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